重拳打击养老诈骗 守护好群众“养老钱”
那我们的后期运维在这20年的周期中怎么转?我个人认为,通过互联网智能化的运维平台和方式解决后期运维问题,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空间,或者发展方向。
一方面,优质屋顶安装一个少一个。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比2015年增长200%。
光伏企业抢的都是光照条件好、屋顶面积大、用电量大、用电价格高、产权清晰的优质屋顶。北京首信阳光新能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道伟告诉记者,一个行业的成熟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光伏行业的优胜劣汰正在加速。当时分布式光伏市场推广艰难,甚至很多人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光伏发电混为一谈。市场呈现双转移抢屋顶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光伏市场结构的变化。与国外分布式光伏发展轨迹不同,无论是工商业还是户用系统,真正的出资人以建筑拥有者(业主)为主。
鉴于家庭电站小而散的特点,如果在全国每个乡镇都设立直营店或分公司,很多公司明显不具备这样庞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追溯到三四年前,在北京市房山区做分布式光伏的企业不超过两家。第二类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7年2月10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优化光伏扶贫工程布局,优先支持村级扶贫电站建设,对于具备资金和电网接入条件的村级电站,装机规模不受限制。
所以,局部区域微电网内部的最大化就地平衡消纳,成为了未来电网演进中的必然趋势。(2)以100KW300KW为标准规模建设,对于农村电网的要求不高,不需要投入较大的电网改造费用,且相对集中式来说更为安全。第三类 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墙面及附属场所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第四类 全部自发自用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第五类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藏和海南在发布生弃光的前提下,不设建设规模上限2016年6月3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墙面及附属场所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全部自发自用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不限制建设规模,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随时受理项目备案,电网企业及时办理并网手续,项目建成后即纳入补贴范围。试点地区在报送试点方案时预测到2020年时建设规模,并可在实施中分阶段提出年度建设规模。
加强并网消纳、费用结算等统筹协调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运营落实到位。占地面积仅需十几亩,协调难度不大。
近日,在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暨峰会的光伏扶贫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许健民副司长再一次表示2017年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将不设规模上限,将以100300KW规模的村级光伏电站作为主要建设方式。将村级电站作为主要建设方式的优点是:(1)相对集中式来说,初始资金较少,一个村级电站所需要的投资在100万200万之间,村集体和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小。有电力专家曾表示,未来电网的形态是分布自制,局部电网减少对大电网的扰动。在试点进行中如确保待接入电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可全部就近交易,也可放开试点区域总建设规模。
(3)村级电站产权归属为村集体,贫困补助金由村委班子来发放,更容易提高村级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威望,便于其他工作的展开。综上而言,在未来分布式电力交易市场、和智能微电网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分布式光伏作为未来分布式智能微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量将会大幅提升。同时,《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藏和海南在不发生弃光的前提下,不设建设规模上限占地面积仅需十几亩,协调难度不大。
第二类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7年2月10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优化光伏扶贫工程布局,优先支持村级扶贫电站建设,对于具备资金和电网接入条件的村级电站,装机规模不受限制。近日,在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暨峰会的光伏扶贫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许健民副司长再一次表示2017年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将不设规模上限,将以100300KW规模的村级光伏电站作为主要建设方式。
加强并网消纳、费用结算等统筹协调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运营落实到位。试点地区在报送试点方案时预测到2020年时建设规模,并可在实施中分阶段提出年度建设规模。
第一类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中,可全部就近交易的光伏项目2017年3月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在试点地区建设的符合分布式电力交易条件的光伏电站、风电,根据可实现市场化交易的额度确定各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区域总建设规模,单个项目的建设规模不超过2万千万。(2)以100KW300KW为标准规模建设,对于农村电网的要求不高,不需要投入较大的电网改造费用,且相对集中式来说更为安全。第三类 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墙面及附属场所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第四类 全部自发自用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第五类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藏和海南在发布生弃光的前提下,不设建设规模上限2016年6月3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墙面及附属场所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全部自发自用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不限制建设规模,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随时受理项目备案,电网企业及时办理并网手续,项目建成后即纳入补贴范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2017年5月31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将批复第一批试点方案,提前完成试点方案的,也可提前单独批复。在试点进行中如确保待接入电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可全部就近交易,也可放开试点区域总建设规模。(3)村级电站产权归属为村集体,贫困补助金由村委班子来发放,更容易提高村级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威望,便于其他工作的展开。
综上而言,在未来分布式电力交易市场、和智能微电网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分布式光伏作为未来分布式智能微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量将会大幅提升。同时,《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藏和海南在不发生弃光的前提下,不设建设规模上限。
有电力专家曾表示,未来电网的形态是分布自制,局部电网减少对大电网的扰动。将村级电站作为主要建设方式的优点是:(1)相对集中式来说,初始资金较少,一个村级电站所需要的投资在100万200万之间,村集体和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小。
所以,局部区域微电网内部的最大化就地平衡消纳,成为了未来电网演进中的必然趋势在这个领域来说,我认为就是寻找标杆,包括后来三晶电气和中民新能的合作,都是不断通过与标杆的合作深化自己。
这就是我们2016在家庭光伏成功的路子。家庭光伏是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收益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是最难推广的。在2015年就提出了掌握一兆瓦以下光伏逆变器话语权的口号,到2017年我认为会有一定的启动,在未来5年还是会有不错的发展。逆变器市场也出现了同质化,如果单纯从逆变器的质量、效率、价格和功能方面,差异化就不是特别明显。
未来中小型工商业屋顶光伏会成为主流,未来我们更大的市场空间会在一兆瓦以下的光伏逆变器中。《分布式光伏》:您来谈谈分布式光伏未来的发展方向?欧阳家淦:分布式光伏在中国主要分为居民和工商业,在居民光伏三到五年之内周期内,还是以并网系统为主进行推广的过程,相对中国有五千万家庭光伏存量,我们现在做的也太少了。
整个市场,早在2015年,我们就最先提出掌握1MW以下光伏逆变器话语权的口号,在2017年,我们除了家用光伏这一块,我们也会通过当地的标杆客户,来扩大这个市场。我们的方式还是寻找一些有好的商业模式的企业进行配合,因为家庭光伏技术不算很难,难就难在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难就难在营销。
就是从这些方面,来取得一些差异化。面对分布式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可能潜在的巨大的市场机遇,三晶电气如何布局,如何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分布式光伏》记者专访了三晶电气总经理欧阳家淦先生。
《分布式光伏》:在接下来的2017年,三晶电气在家庭光伏和工商业屋顶光伏方面,有哪些市场目标?欧阳家淦:家庭光伏的市场主要是分为两大类的,一类是农村市场,另一类是城郊市场,面对这两个市场,我们主要是通过大客户配套,同时我们也在大力发展各地中小EPC的渠道。2016年大家都刚刚进入分布式光伏市场,家庭光伏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各家都有不同的推广方式,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2005年刚成立的时候,三晶电气还只是一个主要生产变频器的中小企业,经过多年来的调整和转型,如今不论在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还是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领域,三晶电气都成为业界领军企业之一。《分布式光伏》:现阶段分布式光伏的逆变器市场面临怎样的竞争背景,三晶电气有什么诀窍可以制胜?欧阳家淦:现在的分布式光伏领域中,组串式逆变器市场,除了三晶电气,还有更多体量更大的企业,比如阳光、华为正在渗透这个市场,所以在2017年的逆变器市场会面对非常残酷的竞争。
在这一方面,三晶电气从2016年起就致力于从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包括从家庭光伏的投资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角度去思考,以更好的服务,让中小型EPC更好推广分布式光伏。比如在监控方面加入标准化的GPRS,这是家庭光伏最优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经销模式的系统集成商来说。
《分布式光伏》:2016年三晶电气发展迅速,有关在逆变器推广模式,三晶电气在家庭光伏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一下?欧阳家淦:在家庭光伏的推广方面,还是要寻找有很好的商业模式的标杆客户。2016年我们的任务就是寻找标杆客户,找到了浙江的晴天等企业,跟他们进行合作,树立标杆,深入去了解家庭光伏这个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和更多推广家庭光伏企业熟悉,进一步提炼出这个市场的共性,那么做成我们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我们通过大客户和中小EPC渠道来深化这两个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分布式光伏的不断深入,储能市场会不断地起来,因为光伏储能发展遇到了一定的技术壁垒,现在已经在工商业屋顶在做光伏储能逆变器,这也是我们看到未来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光伏+储能的时代